LOL中沒有撤退可言是誰說的(lol沒有退路可言是誰的臺詞)
2024-04-28
更新時間:2024-04-28 18:03:51作者:佚名
晚秋微霏秋雨美詩七首:被擁聽秋雨,睡美雨聲中
一陣秋雨一陣涼,尤其晚秋時候,風雨帶來快速的降溫。但是風雨也不總是狂風驟雨,在冷空氣盤旋徘徊的江南和長江中部地區(qū),總會有一段時間連綿的微霏的秋雨。
經(jīng)過最初的不適應之后,人們備上了秋冬的衣裳,逐漸適應了涼冷,秋雨固然讓外出的興致和心情打了折扣,但此時的秋雨帶來另一種靜謐和涼潤,此時是秋季蔬菜作物最好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人最好的調(diào)理時段,因為溫度冷爽微寒,宜于靜心讀書,細雨霏霏,造成的聽覺的舒適,薄被軟枕,更適合高質(zhì)量的睡眠。這種舒適彌補了長夏帶來的睡眠不足和身體損耗,反而使人們更有精力面對漫長的秋冬和繁雜的事務。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秋雨夜眠》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這首晚秋的雨詩,雖然寫得是他老年的生活場景,實際也是很多人在秋雨中的感覺。
比如晚秋,有了舒適的被窩和枕頭,夜晚變長,在霏霏細細的雨聲中,睡眠更加沉定香甜。
所以一句“睡美雨聲中”實在是很多人的共鳴。此時不像夏天酷熱,又不像寒冬,出手成冰,半冷半暖,細雨如同天籟是天然的助眠器。
當然白居易在唐朝還是過著傳統(tǒng)的秋天的生活,比如用木炭作燃料,獲取飲用的熱水,但是為了不浪費殘火,會在余碳上,溫水,這樣早上起來就有溫水洗臉和飲用。
那么唐朝的建筑木質(zhì)結(jié)構多,容易霉爛,在室內(nèi)會用熏香的方式保持干燥,并且也有保溫和清新空氣用具的作用。有一種熏籠,里面點著香,外面搭上被窩衣服,可以干燥溫暖防潮。
當然根據(jù)家庭情況來設置使用。
白居易晚年居住在洛陽,唐朝的氣溫和當代類似,這樣的保暖工作,北方的人只是時代不同略有變化。比如可能很多家里,現(xiàn)在就要開暖氣了。
白居易的室內(nèi),再怎么保暖,也不會像空調(diào)那么舒服,但是被窩是暖的,他有點貪戀那床鋪的溫柔,卻已經(jīng)知道,風停雨止,窗外的晴光將樹葉的紅,渲染進室內(nèi),外面的地上定是楓葉滿地,紅成一片斑斕秋色。
一夜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但是白居易卻沒有那種落花之悲。
因為落下的紅葉,也是滿滿動人的秋美啊,他是今天的貴族,滿園紅葉,等著他慢慢起床,一一檢閱。
“竟日聲蕭颯,兼風不暫闌。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jié)O寒。
地僻苔生易,林疏鳥宿難。
誰知苦吟者,坐聽一燈殘。”五代李中秋雨二首《其一》
這晚秋的雨,一整天都在下,還時常夾著風聲,大有無休無止的狀態(tài)。
但是這肯定不是狂風暴雨,風大約三四級,雨是小雨或者微雨。
這樣的天氣,當然最適合休息,睡覺。所以他也用了“竹窗秋睡美”的句子。不過,如果在窗前種了竹子,那雨聲會更加細密,環(huán)境會更幽靜,如果被窩溫暖,也就更愿意長睡不醒,
不過詩人卻別有興致,因為他想到這樣的夜晚,在江上打魚的人,一定會更加寒冷吧。此時鱖魚肥,是漁民最忙碌的季節(jié),雖然他們蘆花被底一生寒,是生存和對家人的責任,讓他們守在風雨的寒江,哪怕是冰雪的冬天。
我很感動作者能夠在自己的小安逸里,聯(lián)想到他人的辛苦。
這樣的秋雨,有利也有弊,利在于,自然的草本,此時又迎來了它們的生長旺盛期,包括苔蘚,菊花,小草,秋天的蔬菜,弊端在于,秋天是動物們開始忍受寒冷的季節(jié),大雁和燕子都早早飛往南方,證明鳥類也怕冷,那么不遷徙的留鳥們,該怎么面對生存呢?至少它們的窩是在風雨里的,且隨著秋天樹葉的凋零,鳥巢會更多是暴露在霜天風露中。
本來他是可以睡覺的,但是總總秋思和慈悲,讓他失眠了,他聽著窗外的雨,靜靜感受著燭火在夜晚的燃燒。
或者他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此時還在打漁的船上,又或者他想到了人生類似的種種艱辛。
:
“似霧如塵有卻無,須臾密密復疏疏。
忽忘九月清霜曉,喚作蒙蒙二月初?!?/strong>宋朝楊萬里《秋雨嘆十解》其一
晚秋有時候的雨,也如初春和仲春,從現(xiàn)代氣候?qū)W來講,這兩個時段,都是太陽處在赤道和回歸線當中,溫度和濕度略有近似。尤其是在小的草本上有所體現(xiàn),比如適合春秋兩季的小的草本繁茂生長,也得力于這樣有如春天連綿的秋雨。
比如此時的雨,如煙霧如細塵,有時密有時疏,細雨橫斜煙雨如織。遠山近水,都朦朧在一片煙雨水汽里。
我們記得唐朝劉禹錫的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p>
實際這晚秋在某種時候也類似早春,尤其這樣煙雨季節(jié),草本在煙雨滋潤成青色,就算是柳樹不那種發(fā)芽搖曳的新綠,煙雨之中自有一種清秀美。
所以楊萬里用了一個動人的比喻,如果你忘記這是農(nóng)歷晚秋九月的早上,你簡直認為這就是二月煙雨濛濛草木蒙蒙的春天。
這樣的雨,滋潤原野花開,秋菊茂盛,這樣的雨,滋潤秋草蓬勃,蔬菜成長,這樣的雨,滋潤人內(nèi)心的相思,連綿如草色,從無斷絕。
從一種蕭條里,去感受,去發(fā)掘生機,這是楊萬里的特長,而這樣的人生和思想是值得學習和效仿的。
“雨聲疏復密,窗影暗還明。
赤米香炊飯,青蔬淡鬻羹。
閑中長棋格,病後減詩情。
惟有桑麻事,鄰翁與細評。”宋朝·陸游《秋雨·雨聲疏復密》
我喜歡陸游的真實和接地氣,就憑借著他晚年,有福不享,踐行著耕讀世家,躬耕和讀書兩不廢棄的真實實在,我喜歡他的秋冬,沒有普通文人的矯情。哪怕是秋雨,在他筆下,也有著生命的質(zhì)樸的歡喜。
秋雨蕭疏,但是一會就密集了。天色暗下來,黃昏提前來到,房間里提前點上了燈,有是明亮的煙火氣。
廚房里蒸著紅米飯,桌子上是清淡的青菜和湯水。秋雨中,因為生病,我很少寫詩,卻用下棋打發(fā)著病中的時光。
最喜歡在這樣的秋雨里,鄰居家的老人和我一起談著莊稼事,說說今年的雨水,今年的收獲,田野還有哪些作物,有沒有新奇的菜種和種植方法,
“被擁聽秋雨,兒扶上夜香。
甑炊霜後稻,糟漬社前姜。
馬病空思路,僧歸卻住房。
風扉久嘔軋,錯認櫓聲長?!?/strong>宋朝·陸游《閑趣·被擁聽秋雨》
這是在病中的床上,聽著秋雨。兒子孝順,替他點燃了助睡的香。為了他的病好,最新的霜秋稻米蒸在了鍋里,還有他喜歡吃的腌老姜。
但是陸游病中,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在想什么呢?在睡夢中,他夢見自己在急忙趕路的水鄉(xiāng),他是夢中聽到了征召,急忙去報效國家。
但是醒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風吹門扉那種嘔軋聲,在夢里,他聽到了前行擊水的櫓聲。
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的晚年雖然做著最辛苦的農(nóng)村的耕讀事,他從來沒有忘記收復北方失地的夢想。那秋雨中的夢,是如此動人豪放。
“霜月兼寒雨,高齋伴寂寥。
已能陰漠漠,更自韻蕭蕭。
宮迥天低闕,津長霧失橋。
蘆灰迷桂暈,梁屋掩霞朝。
煙重蘭摧葉,風凄柳勁條。
遠沉緱鶴唳,輕送洛鴻飄。
甕圃應馀汲,芝巖定長苗。
有人思舊隱,歸駕不須招。”宋朝宋庠《洛城秋雨》
這首洛陽秋雨,是要慢慢地讀。因為你讀來不是蕭條,是滿滿的渴望家園的氣息。
那晚秋九月的雨,是這樣的彌漫,我在高處的書房推窗看著它。
你看它陰云漠漠,又細雨蕭蕭,籠罩著整個洛陽城。
在煙雨中,那遙遠的宮闕半隱半現(xiàn),但宮闕的角卻分外分明,而煙雨彌漫,遠處的長橋隱沒在煙雨里。
在這樣的雨中,一切都不分明。
但是在近前,你卻可以看到蘭草的葉子已經(jīng)枯萎,但是,柳樹的枝條在風中強韌的搖曳。
我看見天上的大雁開始南飛,我想象山野是另外的景象。
那田園里的菜蔬,此時應該有多余的雨水,那巖石經(jīng)過雨潤,一定茁生出新的嫩苗。
我要回鄉(xiāng)了,不需要人召喚,這秋雨就是最好的召喚。
在洛陽,這里的霧失樓臺,雨迷津渡,蘭草破敗,萬物蕭條,但是我的秋雨,在家園,在山野,滋潤的一切剛剛好。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農(nóng)村。實際上古往今來,人們都在生命的長河中不斷找到自己最適合的定位和生活方式。有時候放棄不失為一種新生。霏霏秋雨使人寧靜,這一階段,讓人更有分明的自我,也最適合深思熟慮的決策。
“秋雨沉沉酒醒遲,小窗燈火對唐詩。
是誰隔屋鳴弦管,恰似吳山夢覺時。”宋朝·趙文《秋雨》
這首秋雨詩的美,恰恰映照了很多人秋雨夜讀書,在一窗細雨之下,窗前有燈火,案上有唐詩。
秋夜適合讀書,更有秋雨隔絕世聲,反而讓精力更集中,思維和想象最活躍。
小窗燈火對唐詩,有一種讀書人的情境之美,是我最喜歡的秋雨詩句之一。
但這首詩卻另外有一種悲涼的背景。
趙文經(jīng)歷宋朝的覆滅,他是文天祥的門下弟子,亡國之悲,就這么無聲在這首詩里。
我醒來,桌子上是燈火唐詩。
隔壁誰家的管弦,吹的舊歌曲,讓我恍惚還在,舊國的京城。
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分明,一切都不再是當初。
這首詩其實很耐讀。它的歷史蒼涼感和情境之美,不可多得。
但是也分明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對于中國人來說,歷經(jīng)磨難,也不朽。
如同那句美麗的“小窗燈火對唐詩”。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本文結(jié)束,喜歡的朋友們請點贊。
本站發(fā)布的相關文章已登記【鯨版權】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否則本站有權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