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姥爺是什么親屬關(guān)系(姥姥屬于什么親屬)
2023-03-09
更新時間:2023-03-09 22:02:10作者:未知
3月8日剛過中午,長沙通程商業(yè)廣場前坪,一臺臺車輛有序進場。這里是“大漁后備廂集市”,當(dāng)天是這場集市開市的第5天。入場后,車輛會在固定位置停放好,再統(tǒng)一打開后備廂,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桌子,擺上當(dāng)天準備售賣的產(chǎn)品,有首飾、小吃、手工藝品、琥珀、冰箱貼……吃喝玩樂幾乎一應(yīng)俱全。
長沙“大漁后備廂集市”
“后備廂集市”,字面意思就是在汽車的后備廂中擺攤,參與的人多了之后便成了集市。
為了吸引顧客,每位攤主會在后備廂上掛上橫幅,有的也會在車周圍支起露營桌椅,讓看起來更有氛圍感。相比常規(guī)的擺攤,在這里,賺錢似乎不是第一目標,出門走走、展示手藝、結(jié)識新朋友、讓自己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都是他們選擇加入“后備廂集市”的理由。
集市主理人:辭職后第一次出攤賺了800元,最多時一次有50多臺車
今年31歲的朱倩是這里的主理人,也是這里的攤主之一,朱倩有一臺咖啡車,還有一臺車售賣一些毛線手工制品。有位小女孩在外婆的帶領(lǐng)下,來到朱倩的攤位看上了一件毛線胸針,“真好看?!敝熨粠托∨⒋骱?,又交待好要小心扣針后,小女孩牽著外婆的手高高興興離開。
大漁咖啡
去年4月朱倩辭職后,無意間在網(wǎng)上了解到“后備廂集市”,“當(dāng)時純粹覺得好玩,想去試試,直接利用后備廂,也很方便。”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朱倩思考了一下自己可以利用后備廂賣什么,“那時候很流行賣提拉米蘇,我第一次賣的也是這個?!钡谝淮纬鰯?,朱倩便賺了800元,“那一下像是嘗到了甜頭,就想著可以繼續(xù)做下去?!?/p>
3月8日,長沙通程商業(yè)廣場前坪,大漁集市上有市民將手工織品在此售賣。圖/記者孔東亮
接下來的一個月,朱倩又買起了其他甜品和飲品,也是在這期間,朱倩認識了不少和她一樣利用后備廂擺攤的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朱倩希望盡自己的力量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能感受不同的生活,去年6月,這個后備廂集市正式成立,取名為“大漁集市”。來這里擺攤的攤主無需繳納費用,朱倩負責(zé)聯(lián)系,給攤主提供場地,“我一般會選擇一些商場附近,給現(xiàn)場增加一些人氣和氛圍,我們自己擺攤掙錢。”攤主一部分是兼職,一部分是全職,大多都是年輕人。
長沙“大漁后備廂集市”
大漁集市成立兩個多月時,加入的車主就很多了,“按群里面的人數(shù)算的話,現(xiàn)在有快1000人了。”一次活動最多時有50多臺車,最低的話也有15臺車左右。每次活動,朱倩都會對攤主進行篩選,“比如這次我們就沒有同樣的產(chǎn)品,每個攤位賣的都不一樣,篩選的時候,裝飾、產(chǎn)品、價格我都會作對比,我們最主要的就是希望大家能開心又自由地賺錢?!?/p>
長沙“大漁后備廂集市”
檳榔店女老板開著寶馬賣飾品:還沒開單先花200元
挨著朱倩咖啡車的是有米的飾品攤位,沒顧客時,有米就坐在她的寶馬車旁在打游戲,“我們這里還有開著保時捷來擺攤的,他們更多的是覺得大家在一起熱鬧,好玩?!敝熨徽f。
有米的主業(yè)是家檳榔店的老板,平日里,可能每兩個月有米才會去店里一次,但集市開市時,有米幾乎都會到場。
在賣飾品之前,有米首先賣的是甜酒、冰湯圓,“那時候每天虧錢,自己的產(chǎn)品不賺錢,還總在消費,因為要去別的攤位上買吃的。”從去年9月,有米開始改賣飾品。
有米的飾品攤位
3月8日下午,有米笑著說起自己當(dāng)天的經(jīng)歷,“我今天還沒開單,但是已經(jīng)花了200元了,買了牛肉干,還買了其他吃的?!庇忻讻]有具體計算半年來的營收情況,最多的一天,有米有近3000元的營業(yè)額,“我囤貨比較多,應(yīng)該沒虧本。”
在大漁集市上有一只被各位攤主稱之為“吉祥物”的青蛙人偶,青蛙人偶的主角是劉先生,平時,他經(jīng)常會穿著青蛙人偶在集市里到處跑來跑去,在他的攤位上,和妻子主要售賣青蛙玩偶和冰箱貼,“以前沒擺攤的時候空閑時就宅在家,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場地,讓我們經(jīng)常出來,大家一起玩,也賺點錢,我很喜歡?!?/p>
夏先生和妻子主要售賣青蛙玩偶和冰箱貼
夏先生在醫(yī)院工作,和妻子休息時,會出來擺攤,“妻子通過她朋友了解到這個行業(yè),我們也加入了進來。”對于夏先生而言,擺攤是一種角色的轉(zhuǎn)變,“以前出去玩都是花錢,現(xiàn)在我們把花錢的時間都拿來賺錢,消費觀也變得不一樣了?!?/p>
今天(3月8日)過后,本場集市將暫告一段落,周末時再在洋湖附近開市,朱倩介紹,等到5月之后,不怎么下雨了,基本上每周末都會開市。
夜幕降臨,來逛集市的市民也慢慢多了起來,攤主們裝飾上燈串,夜的氛圍也更加濃烈。
瀟湘晨報記者張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