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蘇納克說這個話,勾起殖民歷史隱痛
2023-09-16
更新時間:2023-09-16 09:16:00作者:未知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英國首相蘇納克當?shù)貢r間周四在回應議會的發(fā)言中稱,他敏銳地意識到中國對英國“開放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構成的特殊威脅”,他承諾英國政府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英國免受外國國家活動的影響。這些話不僅是錯誤或無禮的問題,還反映出英國政治精英面對中國時的不自信、敏感多疑和焦慮,并帶著說話者不自知的居高臨下的傲慢,勾起廣大的曾經作為西方殖民地國家的歷史隱痛。
蘇納克對華放“狠話”
不可否認,蘇納克是在比較特殊的場景下說這番話的。因為“議會中國間諜門”的發(fā)酵,他正面臨著來自議會及輿論層面的巨大壓力,被批評對中國“過于軟弱”。這件事在一些人的推波助瀾下甚至掀起了一輪政治和輿論風暴。蘇納克政府前段時間所推動的一些對華接觸、和解舉措,遭到猛烈的質疑和否定,要求將對中國的定位從“挑戰(zhàn)”升級到“威脅”的激進聲音一時十分囂張。這種情況下,對中國放一些“硬話”“狠話”,就成了英國政客轉移矛盾的廉價選擇。但不得不說,這才是真正的軟弱、不負責任。
如果把“中國威脅論”分出等級的話,那么,污蔑中國“威脅”到了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最高等級,煽動性也最強。好像這個國家所有人的生活都被籠罩在“中國威脅”的陰影之下,緊張感油然而生。生活方式在美西方國家被普遍認為是最重要的東西,喊一句捍衛(wèi)我們的生活方式,會立即產生強大的動員力量。而所謂的“開放與民主”被西方價值觀列為其生活方式的核心,更是不容他人染指的。敝帚自珍不足以形容西方國家的這種在非西方國家看來莫名其妙的心態(tài)。
蘇納克被批評對中國“過于軟弱”
那么中國是怎么威脅了英國“開放和民主的生活方式”呢?是向英國社會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還是在旅游、教育、清潔能源等領域給英國帶來了大量的創(chuàng)收和就業(yè)崗位呢?更不用說,作為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大殖民地的英國,其所謂“開放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建立在赤裸裸的掠奪之上,也建立在西方國家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低成本剝削之上,它帶著殖民主義的不光彩烙印,以及“西方中心”論的極度傲慢,在21世紀的今天,有什么值得拿出來炫耀的呢?
中國和所有發(fā)展中國家一樣,對干涉、改變或者“威脅”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打心底里沒興趣。一個長期存在的世界性問題是,西方國家從來沒有尊重過非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說“威脅”都是輕的,西方國家對非西方國家生活方式的干涉、強行改造甚至破壞顛覆,正是這個世界動蕩不安的主要根源。
事實上,英國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資格指責他國干涉的國家之一,直到今天,它仍沒有學會與不同的文明和生活方式相互尊重,互學互鑒。比如,炮制涉港法案,抹黑中方對港政策,妄議香港警方執(zhí)法行動,包庇支持反中亂港分子;插手新疆事務,以“強迫勞動”為由打擊新疆產業(yè),威脅新疆老百姓的生活和就業(yè);對中國臺灣、西藏、人權等內政凡是能插上一腳的一定插上一腳。如果中國對英國做類似的事,不知道英國會激動到什么程度,可能會把唐寧街十號的屋頂給掀翻了。
英國人生活方式
“開放和民主”不是西方的專屬用語,在非西方國家民眾的眼中,英國人生活方式更主要的內容,并非帶著濃厚政治色彩的所謂“開放與民主”,而是不用那么辛苦就能掙到較高收入的從容、喝下午茶的悠閑,以及對別人生活指手畫腳的優(yōu)越感,等等。這其中不乏當年的殖民紅利。西方國家最深刻的不安,其實在于發(fā)展中國家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改革的強烈呼聲,并認為西方國家需要對歷史和道義虧欠做出彌補。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這些年發(fā)展勢頭最猛,因此引起西方國家最強烈的忌憚,被其當成“出頭鳥”。這就是“中國威脅”的真相。
英帝國曾經的榮光,與今天英國的現(xiàn)實構成的對比,讓不少英國政治精英的失落感和焦慮感最重,也讓英國對華外交和認知逐漸走向扭曲畸形。中國不是英國的威脅,更不會威脅英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是英國的合作伙伴和發(fā)展機會,只要英國人徹底擺脫對掠奪和優(yōu)勢慣性的心理依賴,保持真正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就不難看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