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高考基層農技特崗人員招錄計劃(附計劃表)
2024-06-07
更新時間:2024-06-07 16:23:58作者:佚名
2024年溫州文成縣中小學招生報名安排
2024年文成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堅持陽光招生,按照規(guī)范有序分批入學原則實施招生錄取。
公辦、民辦學校所有招生流程和環(huán)節(jié)(招生報名、錄取操作、結果公布等)全部納入“溫州市義務教育招生管理系統”進行。
? 文成縣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咨詢電話:點擊查看
? 文成縣2024年義務教育學校施教區(qū)劃分:點擊查看
? 文成縣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計劃表:點擊查看
招生對象
一年級招生對象:2017年9月1日(含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含8月31)出生的適齡兒童。
初中七年級招收對象:2024年小學應屆畢業(yè)生。
我縣適齡兒童、少年填報公辦民辦學校資格根據以下條件進行確定:
1.適齡兒童、少年在施教區(qū)內戶籍與父母房產一致的;
2.適齡兒童、少年本人具備文成縣范圍內的戶籍;
3.適齡兒童、少年或其父母持有文成縣范圍內的不動產權證(住宅性質);
4.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持有文成縣范圍內辦理的浙江省居住證;
5.入讀初中前已在文成縣小學建立學籍(初中報名),以電子學籍注冊為準。
報名時間
1.公辦民辦學校網上統一報名登記時間:
初中段:6月3日-6日(每日9:00-21:00)
小學段:6月4日-7日(每日9:00-21:00)
2.民辦學校補招報名時間(第一輪報名人數達不到招生計劃數的):
6月19日(每日9:00-21:00)
3.公辦學校補報名時間:
8月17日-8月21日
4.政策類照顧對象子女:
5月23日-5月27日到申請就讀學校登記初審,教育局復審核合格后予以統籌安排。
溫馨提醒:系統可能因同時登錄人數過多出現網絡擁堵,報名過程中如出現系統異??缮院笤僭?。報名在系統開放的任意時間內完成即可,完成的具體時間不影響錄取順序。
圖源:文成發(fā)布
? 報名方式》》點擊查看
根據浙江省“最多跑一次”要求,2024年我縣義務教育招生報名統一通過手機APP“浙里辦”進行。下載安裝手機APP“浙里辦”,并實名注冊后,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報名。
注:為確保正常報名,請家長在6月1日前完成“浙江政務服務網”賬號注冊。
方法一:
運行手機APP“浙里辦”,搜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入學一件事聯辦”;選擇“文成縣”,再選擇相應報名學校所在區(qū)域后,即可登錄“文成縣義務教育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報名。
方法二:
運行手機APP“浙里辦”搜索“入學掌上通”,登錄“入學掌上通”系統界面后點“入學服務”中的“義務段入學報名”,選擇填報學校所在區(qū)域,即可登錄“文成縣義務教育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報名。
溫馨提醒:請?zhí)崆皽蕚浜孟嚓P材料原件,方便報名時拍照上傳。
政策照顧對象子女入學
1.烈士子女、軍人子女:參照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軍人子女教育優(yōu)待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軍政〔2021〕247號)。
2.進藏干部職工子女在本地就學:按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進藏干部職工異地就學辦法》明確的相關政策予以落實。
3.人才子女:參照《文成縣高水平建設綠色高質量發(fā)展人才強縣40條意見》(文委發(fā)〔2019〕53號)。
4. 省綠葉獎、省春蠶獎、省見義勇為勇士榮譽獲得者子女。
5.縣級及以上勞動模范子女。
6.對文成教育事業(yè)有較大貢獻者子女:
(1)縣級及以上名師、名校長和市級及以上“三壇”子女;
(2)近三年獲得縣級“三壇”和縣級及以上師德楷模、模范班主任子女;
(3)上一年度縣級及以上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子女;
(4)其他對文成教育事業(yè)有特殊貢獻者子女;
(5)溫州市或文成縣教育行政部門評定的“三小”學生;
(6)縣級及以上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文件明確規(guī)定的其他需要照顧對象的子女。
現役消防人員子女參照現役軍人子女就學政策執(zhí)行。
4、5、6類參照《文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政策性照顧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暫行辦法的通知》(文政辦發(fā)〔2014〕48號)。
政策照顧僅適用公辦學校,政策照顧對象要求在縣城公辦學校就讀的,根據各公辦學校的學額情況統籌安排。
不同的適齡兒童政策照顧對象,需各自提供如下材料:
1.軍人子女、駐文消防人員子女:父母雙方或一方的現役軍人證、現役消防員證;烈士子女:烈士相關證明。
2.人才子女、“飛地”人才子女:人才確認的相關文件或材料、單位有效證明、縣委人才辦認定意見。
3.僅2020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發(fā)文表彰的一線醫(yī)務人員。以文件為準。
4.回文浙商子女:企業(yè)登記證、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認定證明。
5.省綠葉獎、省春蠶獎獲得者、省見義勇為勇士榮譽獲得者子女,以及縣級及以上黨委、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文件明確規(guī)定的其他需要照顧對象的子女:提供相應的文件或材料。
溫馨提示:
政策照顧對象子女須于5月23日—5月27日攜帶戶口本、居住情況證明(不動產證或租賃合同)、省學籍系統打印的學生基本信息表(七年級)、相關獲獎證書(或文件)的原件和復印件到申請就讀學校登記初審,由學校于5月 28日統一報縣教育局,縣教育局根據學校學額情況和居住地等實際情況審核合格后予以統籌安排及公示、鎖定錄取。
其它類入學
1.華人華僑子女入學:符合入學年齡的華人華僑子女,到父母(法定監(jiān)護人)原戶籍所在地施教學校報名,由學校根據年齡或實際就讀年級安排到相應的年級學習。由于辦理出國手續(xù)或出國期間耽誤了學習,造成年齡和就讀年級不相稱的,可根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和學校實際情況,適當放寬一至二年。
2.隨遷子女入學:深入推進“兩為主”“兩納入”,健全以浙江省有效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3.殘疾學生入學:按照輕度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集中教育(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少年,到文成縣啟智學校就讀,聾啞兒童可以到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個別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的分類安置原則,大力推進融合教育,進一步健全隨班就讀機制,創(chuàng)新安置形式,深化“衛(wèi)星班”和醫(yī)教結合試點,全面落實“一人一案”教育策略,以多種方式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長幼隨學”試行服務
根據國家、省、市有關精神,積極推行公辦義務教育“長幼隨學”的人性化服務舉措。在符合學校招生入學基本條件和學位資源允許前提下,基于家長意愿,允許在非學區(qū)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跨縣域或縣域內跨校轉入現戶籍地址所在學區(qū)的公辦學校“長幼隨學”;民辦學校招生時,可將雙(多)胞胎適齡兒童并號實行電腦派位錄取。允許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轉入公辦學?!伴L幼隨學”,對于學位緊張的公辦學校,由縣教育行政部門就近統籌安排;民辦學校學額有空也可以按排“長幼隨學”轉入學生。
嚴肅招生紀律
1.保障入學權益。
免試入學是法律賦予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是義務教育的基本原則,適用于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學校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特殊培養(yǎng)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得擅自招收非施教區(qū)學生,不得無故拒絕接收施教區(qū)學生,要確保本施教區(qū)內的適齡兒童全部入學。
2.嚴格控制班額。
根據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標準,嚴格落實小學、初中班額分別控制在45人、50人以下。全面實施隨機均衡編班,嚴禁分班考試或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實驗班、快慢班、特色班,嚴禁勸退或變相勸退已錄取的學生,不得中途擴班或增加班額。
所有學校必須嚴格按公布的招生計劃實施招生,不得突破招生計劃或擴大班額。公辦學校確需追加計劃的,需重新公布新增招生名額、班級數、班額等信息。民辦學校以核定公布的班額不足國家基準班額標準,要求增加的,必須經縣教育局同意后,方可實施。
3.規(guī)范收費行為。
免收雜費、課本費、作業(yè)本費、借讀費及農村公辦學校住宿費,嚴禁捐資助學與錄取學生掛鉤,嚴禁向學生收取與入學掛鉤的任何費用。民辦學校的收費,嚴格按照省市縣收費政策收費,并到相關職能部門備案,收費前要向社會公示收費情況。
4.加強學籍管理。
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學生被學校招收后,原來已有學籍的,通過學籍系統為學生轉接學籍,實現“人籍一致”。原來沒有學籍的,要為學生新建學籍。
5.要加強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
民辦學校的收費按照物價部門指導實施;存在違規(guī)招生政策行為、勸退勸轉已被招錄的學生,對相關學校必須嚴肅問責,下年度招生計劃核減10%。已招錄的學生,三年內無特殊原因不予轉學。嚴禁民辦小學初中利用學生面談進行學科知識考試,進一步規(guī)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行為。
6.堅持公示制度。
學校的招生辦法、招收計劃、收費標準等情況要提前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紀檢監(jiān)察部門要提前介入,全程監(jiān)督,對違反招生紀律的學校和個人,根據上級有關規(guī)定給予嚴肅處理。
7.責任追究制度。
監(jiān)護人要為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凡偽造證件,提供虛假材料,騙取入學資格的,一經查實,即予糾正,并通報其所在單位(村居)。情節(jié)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通報司法部門,給予依法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8.招生舉報電話:59010339、67866363(教育科)、59006006(紀檢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