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送管轄案件多久分承辦人?(移送管轄案件多久分承辦人同意)
2024-05-12
更新時間:2024-05-12 15:04:59作者:佚名
東部某一線城市某村村民李先生的房屋被司法強制執(zhí)行,但是卻在執(zhí)行過程中將李先生一家關在房里看管了四天,美其名曰“怕鬧事,兼安撫情緒”,事實就是變相地限制人身自由,并且不準李先生對強拆過程錄音、拍照、報警,在鄰居報警之后,警察卻說是政府依法執(zhí)行的行政行為,不予處理。
這樣做真的是依法行政嗎?
地處東部沿海地區(qū)某市的某村村民李先生的房屋于2015年被納入“楔形綠地(含部分配套開發(fā)用地)項目”的征收范圍,于2016年6月收到了所在地區(qū)國土局作出的《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
在對此《決定書》提起行政復議、起訴、上訴等程序之后,法院作出了終審判決,依舊維持國土局作出該《決定書》的行政行為。
緊接著,國土局便向法院提交了強制執(zhí)行《決定書》的申請。
法院很快便作出了《行政裁定書》,裁定準予強制執(zhí)行該《決定書》,并由區(qū)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即所謂的“裁執(zhí)分離”。
在13月某天的清晨七點鐘,李先生一家還在睡夢當中,便聽到有人撞擊房門。
接著便涌入一些拆遷人員,告知李先生要對其房屋進行強制拆除。
之后,這伙人不由分說將李先生一家人“押入”早已等候在門外的面包車中,面包車徑直開往一處房子里將其看管起來。
在此期間,李先生想要拿出手機進行錄音錄像,不曾想都被明令喝止,更不要提打電話報警了。
當天晚上,李先生的鄰居將此事報警,出警的警察卻說政府這么做是對法院生效裁決的執(zhí)行行為,無法對此行為進行相關處理。
就這樣,李先生一家被“禁足”了四天才得以重獲自由,令其生活、工作節(jié)奏完全被打亂,身心受到很大創(chuàng)傷。
針對此案,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征收維權律師梁紅麗認為,司法強拆的執(zhí)行對象,只能是房屋、土地,而不能是人本身。
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法》中也明確規(guī)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此即“非法拘禁罪”。
針對上述政府長達四天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已經完全構成了刑事犯罪,所謂“安撫當事人情緒”的借口也不能掩蓋其犯罪的事實。
當事人在獲得人身自由之后,應當積極報警,要求公安機關予以刑事立案。
若公安機關一直怠于履職,則應向檢察機關提交監(jiān)督立案申請,請求其監(jiān)督公安機關履行職責。
當公安機關對此予以刑事立案之后,就會對政府施加一定的壓力,促成其主動找被征收人協(xié)商解決相關矛盾糾紛事宜。
另外,廣大被征收人在遇到行政機關依據(jù)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裁定實施的司法強拆時,還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強制被執(zhí)行人搬離房屋,應當由院長簽發(fā)公告。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fā)公告,責令被執(zhí)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
因此,被征收人首先要看法院是否履行此程序,若沒有,那么執(zhí)行程序就存在瑕疵。
其次,在強制拆除前后,分別對屋內物品進行拍照、錄像,統(tǒng)計拆除過程中遭到損壞的物品,列好清單,計算價值。
眾所周知,強制拆除房屋是征收行為的最后一步,要想獲得合理補償,被征收人必須得做好強制執(zhí)行過程違法的取證工作。
政府的執(zhí)行人員在拆除的過程中,往往不會依法行事,對房內的物品隨意毀壞,這時對這些毀壞物品的取證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也會成為后續(xù)強拆違法之訴獲取國家賠償?shù)年P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