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宙結局不得往生嗎 宇宙生存篇結局
2022-12-02
更新時間:2022-11-02 01:12:07作者:佚名
3月7日,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在京舉辦作家觀影會。作為云南省的重點精品力作,影片通過一段跨越三千公里的尋心之旅,書寫動人的真情故事,展示新時代云南邊疆的新氣象,以別樣的方式致敬脫貧攻堅英雄。
本次作家觀影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由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主持。影片總策劃張和平,導演王強等主創(chuàng)與原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陳建功,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一川出席觀影會。會議圍繞影片的內容呈現、創(chuàng)作手法和文學與電影的表達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電影業(yè)學界、評論界的代表與作家一道,圍繞影片的內容呈現、創(chuàng)作手法和文學與電影的表達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導演王強表達了自己的緊張、惶恐和忐忑,他對文學有極大的敬畏之心,詩歌小說都很鐘愛,此次會議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這個在他心目中非常神圣的地方舉辦,他感到十分榮幸,自己導演的影片能在此播放也是十分感激,他強調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放電影是件榮幸的事情,不論從文學的角度還是影像的角度都希望聽到大家的發(fā)聲,支持也好,評判也好。
電影喚醒文學 重點光芒
原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陳建功先生很高興在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中看到劉恒老師的成就。發(fā)言中第一點提到不能像海明威批評的“紐約作家”那樣,做“試管里互相吮吸的蛆蟲”,劇作家應當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藝術領域也是如此,從電影到電視劇,編劇到監(jiān)制,都是新領域的不斷嘗試,在生活中要不斷擴展我們的視野,尤其是作家,像劉恒老師一樣到生活中去擷取了一束光,現在用這束光照亮我們。
陳建功老師提到的第二點便是電影界帶來了許多新的啟示,學美術攝影的導演反而更注重電影的本質,以張藝謀為例,從攝影出身卻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一個電影時代,注重的傾向性很明顯,電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在劉恒老師和張和平老師的指導下,文學給電影投射了一束光,被改編成影視就是文學的自豪,在這個喧囂票房的時代,還有文學的這束光給電影帶來堅持的感動,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再次喚醒了文學人的自豪。
電影總策劃張和平先生也進行了一番探討,他指出文聯(lián)的重點就是文學家藝術家們交朋友,他作為七年的人藝院長,指出建院之本就是文學,這是郭沫若、老舍、曹禺的劇院,劇本是一劇之本,他是最早介入這部電影的人,提及到反應云南生活,扶貧題材,云南風光電影幾個關鍵詞,張和平老師脫口而出的片名便是“新五朵金花”,建國十周年拍攝的電影《五朵金花》,其中歌曲占了很大一部分,《你是我的一束光》也是一個音樂的感覺,很空靈。
張和平先生還提到在電影素材當中人物和情節(jié)的部分,一般人容易從情節(jié)入手,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從人物入手,男女主人公都給人深刻印象,在諸多歷史名著中,研究人是很重要的工作,最具有特點個性揮之不去的人物形象是文學的任務,也是文藝工作者的任務,以激勵自己在下一次的作品中做得更好。
成為光,文學與電影相互貫通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一川先生為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提煉出四個重點,他表示自己的本行也是文學理論和影視評論,文學和影視是相通的,《文心雕龍》的核心是相通,影片要求對主創(chuàng)有高度融合,文心的貫通十分重要。
第一個感受是影片化大為小,針對脫貧攻堅這個重大主題,9899萬人口脫貧,將這份人間奇跡轉化為普通小人物的生活,沒有以大寫大,正面強攻;第二是化理為情,將這個理性命題化為主創(chuàng)劇作家的情感體驗,從云南深處的傾聽獲得靈感,找到了虛構的東西,存在于生成的東西上,觀眾希望看到的就是這種藝術家用自己的想象力挖掘出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活生生的東西就出來了,震撼心力。
第三便是化悲為喜,將戰(zhàn)士們的英勇犧牲埋在大山深處,以一種輕喜劇的方式處理這部悲劇、正劇、一波四折,不斷帶來情緒起伏;第四是化顯為隱,隱藏在很深的地方,我們從表面上看不懂,這十分符合《文心雕龍》的內核,把外在的東西隱藏起來留下寶貴經驗,像劉恒老師這樣特殊的角度進入,在好故事中滲透重大主題。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先生表示電影的靈魂是文學,需要重新辨析文學和電影,這種普遍存在的同質化表達,沒有吸引人的地方,甚至無話可說,劉恒老師想的更深遠,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不經意散發(fā)出來的光,不僅僅感受到情節(jié)場面臺詞,電影非常智慧,不是那種主人公高大上,需要觀眾仰視的人,有一種懸疑類型片的感覺,出場起步很低,男主人公愛情失意沒有才華,由低到高,自我救贖,輕喜劇尋找公路的模式,建立了云南立體真實的新景觀,有一束光時不時會照亮我們的方向,更加可信可親可愛的人物形象,非常的接地氣、感人,與普通觀眾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饒曙光老師還提到所謂中國形象就是中國人的形象,注重情節(jié)的同時賦予了人物更多內涵,觀眾在觀影時獲得一束光,在與別人交流時也能釋放出一束光亮。
本次觀影會主持人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先生最后總結到,每一個作家和和文學的關系,都能通過這個電影召被喚起內心深處的感動,電影院是做夢的地方,這樣一處公共場所作為人類共同體的情感釋放之處,不僅僅是為了歌頌某個人,更重要的是強調所有人都要成為別人的光。